2025年3月14日,中国煤炭学会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组织的“贵州六盘水宏发煤矿大河下C605煤层开采可行性”项目论证会在贵阳市召开。该项目基于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贵州宏立城集团合作开展的“110工法智能化矿井建设”项目,目的是解决宏发煤矿大河下煤层的开采难题。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大河下C605煤层的开采条件、技术可行性,为煤矿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河南理工大学邹友峰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延春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等出席了现场会议。会议推选王双明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会议。
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张风达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贵州六盘水宏发煤矿大河下C605煤层开采可行性研究项目报告。专家委员会围绕大河下C605煤层水文地质补勘、含水层、老窑采空区积水等核心问题,进行研讨质询,研究团队进行了答疑。经过交流、讨论,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宏发煤矿大河下C605煤层开采是可行的。
最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对专家委员会和与会领导的建议和支持表示感谢,并总结了宏发煤矿大河下开采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风险。何院士指出,为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提出了无煤柱自成巷平衡开采理论,形成了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采用110工法开采可进一步防范风险,减少采动覆岩损害,确保大河下开采的安全性。何院士强调,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宏发煤矿大河下C605煤层开采设计,开展宏发煤矿110工法智能化矿井技术工艺、矿井设计及装备体系研究,共同为推动宏发煤矿110工法智能化矿井建设、为贵州省富矿精开战略和煤矿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论证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出席会议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