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8月1日,第22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术大会在新加坡举行。隧道国重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率队出席,并受邀在固体地球(Solid Earth)会场做特邀学术报告。

本届年会围绕地球科学、海洋、水文等领域,共设置了28个主题/特别报告、举行了372场共计2000余个学术报告,来自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Harsh Gupta教授、东京大学的Taikan Oki教授、德国基尔大学的Robert Wimmer-Schweingruber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的Benjamin Chao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的David Higgitt教授等分别做了报告,为全球科技工作者呈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7月31日上午,何满潮院士在固体地球(Solid Earth)会场作题为“Accurate Prediction of Geohazards”的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在滑坡灾害预测领域应用牛顿力监测技术的成功实践,并分享了利用跨断层牛顿力测量进行地震预测的新思路,其创新性研究成果引发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应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以及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新加坡国家小组主席吴为教授的邀请,何满潮院士率团访问南洋理工大学。交流会上,楚剑院长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吴为主席分享了ISRM新加坡国家小组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规划。何院士详细介绍了隧道国重实验室的发展历史、核心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科研进展,并分享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效。本次会谈为双方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外,何院士还率队考察了新加坡隧道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地铁跨岛线二期CR202项目,参观了工程现场及生物多样性培训中心,重点调研了项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所采用的先进技术、生态保护策略及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在本次出访中,实验室代表团深入了解了国际同行在地震预测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了科研视野,通过与国际专家的深入交流,为实验室持续开展“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实验室在该领域的科研攻关与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